近日,因涉嫌通過團隊購票渠道倒賣故宮門票,6家旅行社被公安部門查處。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也對6家涉案旅行社采取暫停經營旅行社業務、暫停電子行程單備案的初步處理措施,并納入信用監管,給予信用降級。
暑假期間,隨著公眾出游需求的集中釋放,很多景點都一票難求,作為熱門旅游景點的故宮也不例外。為了有效確保游覽安全,提升游客游覽體驗,故宮同很多景點一樣采取了預約參觀方式。但隨著出行游客數量大幅攀升,每天的門票供應還是難以滿足市場需要,于是倒票的“黃牛”通過各種方式重出江湖。在一眾倒票“黃牛”中,一些旅行社竟然也利用起自身團隊購票優勢參與進來。
按理說,旅行社作為長期經營旅游業務的市場主體,應該恪守誠信經營的商業倫理,更應該懂得合規經營的重要性。然而,在經濟利益面前,一些旅行社還是沒能守住底線,異化為另類“黃牛”,對市場秩序造成損害,且這種倒票行為已經觸碰了法律紅線。
此次公安部門對涉案旅行社進行查處,文旅部門亦依法對其暫停業務,并給予信用降級,亮明了監管部門對于非法倒賣景區門票“零容忍”的態度,必將有力警示震懾其他旅行社不要以身試法。同時,這起案件也提示包括故宮在內的旅游景點,要進一步優化門票預約制度,堵塞技術漏洞,以免團隊購票渠道淪為倒票新門路。
當然,無論是個人“黃牛”還是旅行社參與倒賣熱門景點門票,都在于現有的景區門票供給無法跟上游客井噴的出游需求。對此,一方面需要監管部門加大非法倒票的打擊整治力度,另一方面也需要旅游景區優化管理,如通過適情延長開放時間、豐富游覽內容等方式,提升景區容量。如此一來,方能有力疏導需求,全面壓縮“黃牛”非法倒票的市場空間,從而最大程度保障游客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