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0日,記者從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分院(以下簡稱:伊犁州分院)采訪了解到,今年1至7月,伊犁州直兩級法院著力在優化服務品質、創新治理路徑、破解發展難題上下功夫,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注入源頭活水,營造法治化、便利化、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優化服務品質 把好“精準關”
“在工作中,我們注重典型案例及自治區高院《審判指導與調研參考》示范引領作用,增強辦案主動性,減少群體性案件產生,堅持高標準、高質量抓好審判工作,從源頭減少上訴發改率。”7月30日,伊犁州分院審管辦副主任李輝向記者表示。
今年以來,伊犁州直兩級法院緊扣市場經營主體多元化司法需求,以加強產權保護、依法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合法權益作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重點,出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25條具體措施,構建定責、履責、考責閉環,“條目式”整體推進。圍繞八大產業集群,持續完善風險預警、定期聯絡等司法服務企業工作機制,在工業園區或企業設置駐企法官工作站32個,選派153名法官成立22支“護企小分隊”定期走訪企業,開展“把脈支招”暖企行動、“法官進百企”“司法護航新發展”等活動,為企業提供糾紛化解、普法宣傳、法律咨詢等上門服務。同時,召開企業家座談會,舉辦庭審觀摩活動,增強企業負責人和員工的法治意識。
截至7月底,伊犁州直兩級法院開展援企行動70余次,走訪企業307家,提供法律咨詢150余次,幫助企業解決法律難題71件,發出司法建議書9份。

創新治理路徑 把好 “長效關”
“我們充分發揮房地產糾紛調解室專業性和聯動作用,優化司法資源配置,標本兼治、系統防范、源頭治理、多元化解,切實推動伊犁州房地產糾紛高質高效一站式化解。” 伊犁州分院立案一庭庭長楊峻峰說。
今年以來,伊犁州直兩級法院積極搭建“司法調解+”平臺,主動對接人民調解、行業調解、行政調解、律師調解以及公證、仲裁等力量,完善行業商會調解與訴訟對接、委派調解、司法確認等機制,在涉企糾紛易發多發的行業主管部門建立聯合調解室42個,在3個行業協會建立糾紛調解工作室,將符合條件的18名企業家、商會人員、律師等納入人民法院特邀調解員名冊。伊犁州直兩級法院全覆蓋開通涉企“綠色”通道,在12個訴訟服務大廳開辟涉企專窗,建成“金融調解中心+雙綠色通道”多元解紛網絡,為企業提供訴調高效銜接、線上線下聯動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方案。
截至7月30日,伊犁州直兩級法院訴前成功調解涉企糾紛1586件,訴前化解率90.27%,對符合條件的困難企業減交或緩交訴訟費用76.18萬元,執結涉企案件2953件,執行到位金額5.3億元,幫助7家企業重獲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