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成都大運會的成功舉辦和杭州亞運會進入倒計時,體育再次成為熱詞,運動熱潮正涌動大江南北。今年8月8日是國家第15個“全民健身日”,8月8日所在周(8月7日至13日)是我國第一個“體育宣傳周”。在此期間,全國各地陸續開展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宣傳普及新修訂的體育法,舉辦線上線下體育文化展示交流,引導人民群眾樹立和踐行科學健身理念,進一步激發全民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一直以來,我國都十分重視體育。數據顯示,我國經常參與體育鍛煉的人數已超過5億人。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體育消費市場之一。
同時也要看到,雖然近年來,我國群眾健身運動場地設施不斷完善,群眾性體育賽事活動蓬勃開展,但群眾“健身去哪兒”的困惑仍不同程度存在。而隨著體育社會化、市場化發展,體育經營活動日益增多,體育行為、體育社會關系日益復雜,各類體育市場亂象不時發生,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市場良好秩序的維護以及群眾健身的熱情。
新修訂的體育法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不僅明確了全民健身相關責任主體的職責和義務,規定組織責任主體下沉至社區;而且為重點人群參與體育運動提供特殊保障,規定公共體育場地設施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等實行優惠。同時,從規劃設計、建設配置、開放管理等方面細化全民健身保障條件,從制度上解決老百姓“健身去哪兒”的難題。此外,規定了監督管理職責,明晰了不同主體的法律責任。這些內容為群眾的健身權益提供強有力保障,讓法律的牙齒更加堅固,更好推進全民健身。
全民健身事關人民群眾美好生活,事關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要充分發揮法治的引領規范保障作用。各地要以體育宣傳周為契機,進一步壓實各相關主體責任,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營造濃厚全民健身氛圍,引導群眾依法參與體育活動,培養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