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漸漸暗下,夏日的“煙火氣”才剛剛開始。夜市的兩旁,烤肉師傅們正在吆喝著“大串的烤羊肉.....香香的哎!”
暮色里,藍色身影從鬧市中穿過。在這條熟悉的街道上,張衛清也記不清自己走了多少個年頭。雞鳴而起,日落而歸。
認識張衛清的人對他的印象各不相同:在群眾眼里,他是剛柔并濟、傾聽民聲的“老張”;在年輕同事面前,他是經驗豐富、開朗隨和的“老張”;在派出所和社區干部口中,他是兢兢業業、一絲不茍的“老張”。

年近51歲的張衛清是博樂市公安局東風派出所東風社區警務室的警長,從警已有26年。他踏實低調,靠著自己一雙“鐵腳板”,硬是探索出一套“沉得下、扎得深”的基層警務工作法,他常說“路雖遠、事雖難,行則快、辦則成”,這已經成為了他告誡青年民警的至理名言。
“小王,一號樓二單元的宋叔叔去年得了高血壓,起身會感覺眩暈,一定要叮囑他的兒女讓老人按時服用降壓藥。”他重“言教”,更重“身教”,聯系溝通群眾、日常警情處置、矛盾糾紛化解,全都手把手地教。

“哎呀太好了,今年的政策調整了,艾里江的兒子在外地打工,這下可以回家創業了!” 在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過程中,張衛清將民生問題放在首位,閑暇時他認真吃透政策精神,時時關注時事動態成為了他的習慣,并長時間努力“充電”。
在社區警務工作中,張衛清事無巨細,為持續打造服務型平安社區,他發動有威望、有能力的老黨員、商戶代表、退伍軍人、保安共計23人組成“東風義警”隊伍,以服務群眾為中心,共同參與社區巡防,挨家挨戶上門摸排調查,有針對性地解決重難點問題。自隊伍成立以來,商圈發案率持續降低,2023年7月接處警同比下降49.4%。同時,開展“送證上門”服務15人次,社區群防群治隊伍開展治安巡邏120余次,開展防電信詐騙等各類宣傳302場次,在居民微信群發布各類安全防范信息2800余條。

在日復一日的崗位磨礪中,張衛清有了獨特的工作風格:細致、準確、深入、用心。從破解群眾難題到拓寬民生之窗,張衛清奔走在服務群眾的最前沿,在很日常又很實在的警務工作點滴中,不斷締結著警民魚水情節。一間小小的社區警務室,承載了無數家長里短,濃縮了對群眾的滿滿情誼。
多年來,張衛清用“鐵腳板”走過轄區的每一寸土地,一步一個腳印,秉持“有多少光、發多少熱”的理念,認真做好社區基礎防范和服務群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