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博湖縣公安局塔溫覺肯派出所民警來到塔溫覺肯鄉克日木哈爾村,為李大媽辦理身份證和戶口簿業務,并向大媽宣傳反詐知識。通訊員 劉伸攝
新疆平安網訊 “謝謝你們給我送來了證件!”9月7日,博湖縣塔溫覺肯鄉克日木哈爾村村民李大媽接過民警從警務背包里拿出的身份證和戶口簿,一再道謝。
克日木哈爾村距離轄區派出所約10公里,大半道路是“土路”。67歲的李大媽身份證過期且家中戶口簿遺失,因出行不便,辦證的事一拖再拖。
民警了解情況后上門服務,在李大媽家幫她拍照采集信息,并補辦了戶口簿,這讓李大媽感動不已。
為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今年以來,博湖縣公安局塔溫覺肯派出所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探索品牌創建,提升基層治理水平,讓民警背上警務背包、騎著警務電動車來到群眾身邊。
“對于偏遠村鎮,警務電動車可以發揮最大作用,不管是田間地頭還是山林河澗,都能直達村民家門口。”塔溫覺肯派出所教導員李紅強說。

從此,在村落,在田間,警務電動車每一次充滿電,都距離群眾更近一步。
除了防詐騙宣傳冊,警務背包里還裝有警民聯系卡、照相機、急救包等物品,依托背包和電動車,便民警務服務的廣度和深度得到了進一步延伸。
“大叔,來拿一份反詐宣傳冊,多了解了解反詐知識。”民警騎著警務電動車走走停停,見到村民就拿出宣傳冊發放,“一車一背包”成了派出所民警的出行標配。日常工作中,民警定期深入轄區農貿市場、文化廣場等人員密集場所,通過張貼海報、發放宣傳單、現場宣講等形式,向群眾宣傳有關虛假信息詐騙的辨別方法和防范常識,提高群眾對詐騙犯罪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