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獲悉: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南山觀測站南山1米大視場光學望遠鏡近日再次發現近地小行星,并獲得國際小行星中心臨時編號2023 VB2。

這是繼今年2月首次發現近地小行星后,新疆天文臺發現的第二顆近地小行星,也很可能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距離地球最近的近地小行星。
2023 VB2小行星是一顆阿波羅型近地小行星,軌道半長軸約為2個天文單位(日地間的平均距離為1個天文單位),軌道偏心率約為0.65。這意味著該小行星遠日點在小行星帶外側,近日點在金星軌道附近,在運行過程中會穿越地球軌道。
2023 VB2小行星近地點距離約3.3萬千米,經過計算,11月7日下午3時左右抵達近地點。
新疆天文臺光學研究室副主任白春海說,這相當于和地球“擦肩而過”,由于沒有進入大氣層,不會因為和大氣摩擦而產生光和熱,對地球沒有產生直接威脅,但可能會對同步軌道人造衛星產生影響。
此外,這次近距離飛掠地球,可能會導致該小行星軌道發生改變。目前,全世界很多研究者都在密切觀測中。
近地小行星是指能進入距太陽1.3個天文單位范圍內的小行星。它們在運行過程中可能會非常接近地球,甚至可能撞上地球,給地球帶來毀滅性災難。近地小行星的發現和觀測,對地球及空間探測設備可能受到的撞擊,可以起到預判及防御作用。
記者了解到,此次發現是新疆天文臺使用南山1米大視場光學望遠鏡和星明業余天文觀測團隊開展深度合作的結果。2023年2月底,雙方合作首次發現近地小行星2023 DB2,經確認不會對地球造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