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
2023年12月7日上午,托克遜縣人民法院執行干警阿迪力·艾比布力通過“智慧執行”APP法官端,收到申請執行人吐某發來的被執行人阿某的居住信息。隨即,執行團隊出發到達指定地點——哈密市,成功找到長期失聯的被執行人阿某,并對其采取拘留措施,最終執回案款9.6萬元,案件執行完畢。

長期以來,“查人”和“找物”一直是制約人民法院辦案效率和群眾滿意度的難點。
近年來,我區法院廣泛應用“智慧執行”平臺,推進執行流程更加規范高效、節點更加透明留痕。尤其是2023年以來,“智慧執行”平臺在我區法院持續升級,推動執行工作再上臺階。
目前,全區法院千余名執行干警注冊“智慧執行”APP法官端,上線率達87.29%,實時上傳各類資料19.86萬次。近9000名當事人安裝注冊“智慧執行”APP公眾端,線上留言、提供財產線索、投訴建議等達9200余條。
法官可向當事人同步推送網絡查控、財產處置和懲戒措施等信息,讓執行過程透明,讓人民法院公正司法、執行為民的理念可感、可觸、可知、可信。
從隨身攜帶執法記錄儀、錄音筆等證據采集設備,到一部手機全過程留痕,從事執行工作多年的若羌縣人民法院執行局副局長張永平感觸頗深。
近年來,若羌縣經濟發展迅速,建筑施工合同、勞務合同、租賃合同等糾紛集中,縣域外當事人的案件數量較多,占全院執行案件的一半以上。“智慧執行”APP的應用在該院效果明顯。
2023年夏天,若羌縣法院執行局通過“智慧執行”APP協助四川省某法院扣留被執行車輛,當事人情緒激動。張永平用“智慧執行”可視化平臺與若羌縣法院執行指揮中心連線,院領導通過視頻對當事人釋法析理,且全過程錄音錄像,當事人心服口服。

“數據自動擺渡成為‘智慧執行’的最大優勢,執行案件信息自動上傳到互聯網平臺,‘智慧執行’GIS可視化平臺將‘面對面’指揮變為‘屏對屏’指揮,現場互動感極強。終端的‘一鍵呼叫’功能同步直播執行現場畫面,實現執行指揮中心現場應急調度和警力支援,將風險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信息技術處處長劉瓊介紹說。
不再為找不到執行法官而著急、掌上隨時可查看執行案件進展、有執行線索可第一時間提供給承辦法官,當事人在“智慧執行”公眾端就可查看案件進展、聯系法官、瀏覽資訊、監督執行,參與度大大提升。
“案件進展的每一步都可以隨時查看,還能實時與承辦法官互動 ,我心里踏實。”當事人吐某是生意人,因為涉執案件,他很在意與法官的互動。
隨著執行案件的逐年增長,2023年,我區法院大力推進執行信息化系統的集成和運用,將執源治理融入基層治理,推動網格與執行業務“捆綁”,充分發揮網格員人熟、地熟優勢,讓基層社會治理“末梢”成為推動執行工作的“前哨”。
目前,“智慧執行”APP中的“網格協作”功能已在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人民法院展開試點,該院通過將轄區各街道、社區的網格員錄入系統,與執行法官建立“一對一”“一對多”合作關系,由網格員協助法院工作,讓法院“查人找物”“送達文書”不再“孤掌難鳴”。
2023年12月29日,沙區法院執行局法官杜江通過操作“智慧執行”APP將一起民間借貸案件被執行人張某的信息,推送到騎馬山街道騎馬山路西社區網格員劉浩文的手機上,請求劉浩文協助查找與法院“失聯”的張某。
劉浩文在找到張某后第一時間與杜江聯系,提供了相關線索信息。
當天,沙區法院執行局共向騎馬山街道推送了7起案件被執行人的信息,這也是沙區法院向網格員推送的首批案件。
2023年12月,沙區法院將騎馬山街道列為“網格協作”試點單位,在街道的3個社區由網格員協助執行局開展查人找物工作。
“如果試點效果明顯,我們將在沙區16個街道177個社區全面推廣,‘網格+執行’,釋放倍增效應,將從源頭上緩解執行難題。”沙區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張東介紹說。
“智慧執行”APP的廣泛應用,亦是我區法院在推進司法公開中的重要一環。“我們將以‘智慧執行’APP為平臺繼續搭建全方位的執行指揮樞紐,以數字化、可視化、智能化為執行工作賦能,讓執行案件辦理效率更高、權責更清、流轉更快、監督更嚴,以數字正義保障‘公平與效率’。”劉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