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工作成效顯著

新疆平安網訊 1月9日,自治區公安廳公布新疆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及“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成效。我區兩地榮膺首批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命名,兩個派出所榮膺全國第三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稱號。我區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創建工作已形成立體化、法治化、專業化、智能化現代警務機制,有力捍衛了政治安全、維護了社會穩定、保障了人民安寧。
據了解,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公安部于2021年4月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首批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創建活動,培樹一批經驗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城市。2023年11月,公安部命名59個城市(直轄市轄區)為首批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城市,我區克拉瑪依市、克州榮膺命名;公安部同時命名了100個派出所為全國第三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我區伊寧市公安局英阿亞提派出所、庫車市公安局東城派出所榮膺稱號。
自治區公安廳治安管理總隊黨委委員、副政委侯圣強介紹,2023年,新疆公安機關進一步整合資源、因地制宜、綜合施策,實現專業化防控更加精準有力、社會化防控更加廣泛深入、智能化防控更加普及到位,社會治安掌控力、控制力顯著提升。
2023年以來,我區各級公安機關以“示范城市”創建為牽動,構筑嚴密的社會面防控網絡,有力提升違法犯罪預測預警預防能力,確保“2023(中國)亞歐商品貿易博覽會”“自治區第十四屆運動會”“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等322項745場次大型活動任務安全順利舉辦。
與此同時,不斷加強和改進派出所工作,通過強化派出所主防理念,落實主防責任,推行主動警務、預防警務,打造楓橋式、智慧型、規范化公安派出所,涌現出一批群眾認可的優秀公安派出所。尤其在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工作中,多元化解矛盾、全時空守護平安、“零距離”服務群眾,培育并涌現出“張喇叭”“石榴義警”“梨城義警”“東風大媽”等一批平安類社會組織品牌,實現問題聯治、工作聯動、平安聯創,有力提升了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廣大社區民輔警深入群眾生活,走進百姓心間,矛盾糾紛化解率達98%,真正做到了“平安不出事”。
據介紹,推進便民利企、服務保障經濟高質量發展是2023年治安管理工作的一項“重頭戲”。新疆公安機關依托“新疆公安微警務”微信小程序,戶籍類59項業務全部實現“一網通辦”“全程網辦”,新生兒入戶、全區居民身份證首次申領、疆外戶口遷入業務等業務實現“跨省通辦”,12個地州公章刻制業和旅館特種行業許可證“一窗通辦”,保安行政許可和備案5項業務實現網上辦;依托“微警務”公安電子證照系統,首次生成居民身份證、戶口簿、居住證、臨時居住登記憑證4類電子證照,實現在公安業務辦理場景互認聯用,群眾滿意率不斷提升。2023年以來,全區戶籍管理部門累計受理網上戶籍業務176萬余筆,辦理“跨省通辦”業務2.4萬余筆,戶籍遷移類1.4萬余筆,戶籍類證明342筆,新生兒入戶“跨省通辦”427條,跨省首次辦理身份證9086筆。
新疆治安管理部門將不斷鞏固示范成果,擴大示范效應,不斷健全完善以做專警種為關鍵、以運行機制為牽引、以大數據賦能為支撐的“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提升社會治安防控整體性、協同性、精準性,努力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抓好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各項工作,全力譜寫新疆公安工作現代化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