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2時9分,持續強烈的晃動驚醒了正在睡夢中的人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烏什縣發生7.1級地震。
救援!救援!救援!
一時間,公安、消防、醫療、應急管理等部門迅速行動起來。救援隊伍馳援災區,閃爍的警燈劃破暗夜,一輛輛疾馳而過的車輛彰顯著眾志成城的磅礴力量。
零下17攝氏度
不畏嚴寒搬運物資
震中周邊5公里內平均海拔約3048米,人口稀少,最近的烏什縣亞曼蘇柯爾克孜族鄉距離震中約38.5公里。
地震發生時,室外氣溫約零下17攝氏度。在異常寒冷的冬夜,烏什縣公安局80余名精干警力根據局黨委安排先行趕赴亞曼蘇鄉開展救援、隱患排查、社會治安管控、道路交通管理和群眾心理疏導工作,聯合群防群治力量重點摸排震中及周邊鄉村居民房屋受損情況。
3時10分,“先遣隊”到達亞曼蘇鄉,和他們幾乎同時到達的還有縣應急管理、消防救援、電力、醫療等部門力量。
“快!看看周邊房屋受損情況。”冒著頻繁的余震,烏什縣公安局政治處副主任黃凱立即與同事投入震后安全排查工作中。大家冒著低溫嚴寒,挨家挨戶走訪,一磚一瓦檢查。這時,政府應急力量攜帶救援物資陸續到達現場,黃凱立即組織警力開始搬運物資。
當日夜間,除了搬運物資,黃凱和同事們還承擔了疏導交通、安撫群眾等工作。他們跑遍了派出所管轄的6個行政村,引導村民前往安置點。
樹旗幟亮警燈
堅守崗位確保暢通
“您的車需要去前面繞行,先讓運送物資車輛出來。”
“道路暢通對抗震救災非常重要,請您配合我們的工作。”
4時20分,在亞曼蘇鄉三岔路口,烏什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民警宋有禮忙碌著。為了保障路口暢通,他和同事們全力疏導交通,同時提醒過往駕駛員注意路面積雪,安全行車。
受冷空氣影響,1月21日至22日,阿克蘇地區迎來2024年首場降雪。平時從烏什縣城到亞曼蘇鄉駕車只需30分鐘,如今卻需要近1個小時。

結合道路交通情況,烏什縣公安局圍繞主要災區和安置點全面布建公安陣地,就近設置屯警點,樹旗幟、明標識、亮警燈。交警大隊一邊組織警力就主要道路、橋梁等受損情況開展安全隱患排查,一邊安排民警輔警在各進出路口指揮交通,確保救援車輛、社會車輛有序進出,全力保障震區道路交通安全有序暢通。
忙碌的一夜過去了。23日9時許,來自全疆各地的救援力量陸續抵達震區。一些熱心群眾自發從阿克蘇市、溫宿縣、烏什縣駕車趕到震區協助開展救援。
“從凌晨2時到現在,我已經接聽了80多個電話,大家都很關心震區的情況,不斷有群眾趕來支援。”宋有禮介紹。
安撫轉移
認真排查確保安全
回想起地震發生時的情景,黃凱心有余悸。當時,正在派出所備勤的他,突然感覺天花板上的燈在晃,柜子發出很大的聲響。意識到發生地震后,他抄起大衣,一手拿著對講機向局里報告,一邊向院子跑去。
“這些年修建的抗震安居房質量真好。”記者跟隨黃凱走進亞曼蘇鄉,整齊的抗震安居房排列兩旁。走進院內仔細查看,只有部分墻體出現裂痕,部分村民自建的葡萄架和牲畜棚有坍塌,所幸并沒有傷到牲畜。
“我們在日常工作中開展過防震減災演練和宣傳,村民普遍有了一定的自救意識。地震發生時,他們能第一時間組織家人躲避到戶外。”正在現場開展震后排查的阿克蘇地區公安局治安支隊民警李鵬宇介紹。
走進村委會大會議室,放眼望去,單人行軍床擺放整齊,被褥和枕頭配備齊全,房間的一角擺放著米面、礦泉水等生活物資。作為臨時安置點,這里已經收納安置了120余名村民。
“地震后,我們像往常演練的時候一樣,第一時間跑到門口空曠地帶。很快,警察就來了。看到閃爍的警燈,我們就安心了。”在臨時安置點,群眾阿力木江·克尤木說。
“群眾安全是我們最大的目標。”烏什縣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王攀表示,接下來,公安機關將全力做好服務、救助、安置和災后重建工作,讓群眾感受更多溫暖。

地震發生后,阿克蘇地區、克州、喀什地區公安交管部門迅速啟動應急響應,第一時間組織警力趕赴現場開展救援,全力做好應對處置工作;持續加強指揮疏導,強化警力部署,緊密聯系路政、公路養護和高速運營等部門,對發現的各項隱患做到早發現、早上報、早處置;強化應急響應和處置能力,確保高速公路安全暢通,全力保障抗震搶險救援工作。
此外,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公安局立即啟動應急指揮響應,主要負責同志迅速作出部署并趕赴現場,要求第一、二、三師公安機關啟動應急預案,在當地黨委政府統一領導下,協同應急管理、民政、住建等部門,迅速投入抗震救災、搶險救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