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的阿拉山口,風雪席卷著萬物。13日一大早,崔洪武和劉欣就出門去上班了。
29歲的崔洪武,老家在山東;25歲的劉欣,老家在甘肅。他倆是夫妻,也都是阿拉山口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的民警。
這一天,阿拉山口出現風吹雪天氣,風力達到11級。10時,劉欣牽著警犬“康欣”,準時出現在阿拉山口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公路執勤現場。
短暫的晨會交接班之后,劉欣快速走到一輛入境國際班列車前,按慣例發出一聲“搜”的口令,“康欣”立刻跑向待檢的行李物品面前逐一嗅探,接著,她和“康欣”又來到車中查驗。10分鐘檢查結束,看著旅客安全上車,劉欣大步跨上執勤車,向著入境貨檢區的方向駛去。
在入境車體檢查室,劉欣和“康欣”開始對入境的貨車抽檢,“現在,雖然有先進的科技設備,但是車輛底部和輪胎部位還是要仔細查驗。”劉欣說著,跟在“康欣”身后一路小跑,僅用了1分鐘,1輛長30米的車體查緝就完成了。

“好!”劉欣說著,從口袋里掏出小零食給“康欣”當獎勵,接著,檢查下一輛入境貨車。待兩輛車的查緝結束,她又帶著“康欣”來到犬舍給它喂水。
劉欣告訴記者,4歲的“康欣”是一只緝毒犬,也是警犬隊里最會聽命令、反應速度最快、工作最認真的成年犬,“它性格活潑,平時很調皮,開心時,我倆一起玩耍,工作時,立刻進入角色,非常認真!”
15分鐘后,劉欣和“康欣”又返回入境車體檢查室,繼續對入境貨車開展檢查。這份工作劉欣已經干了4年,為了不影響警犬的嗅覺,她從不噴香水和使用化妝品。“執勤時,警犬是我們的‘戰友’,一旦發現它有重嗅的動作,我們就會對其重點檢查,反復確認是否有問題。”她說,帶犬民警們工作嚴肅認真,私下卻把警犬視為“孩子”一樣寵愛。
時針指向13時30分,劉欣趕到單位食堂,用時15分鐘吃完午飯后,趕快給執勤點上的同事打飯。做完這一切,她又返回犬舍牽上“康欣”,趕在14時之前交接班。“如果我和丈夫同時在公路區域執勤,可以趁中午就餐時聊聊天,晚上下班后跟家人視頻或者打電話。若去了鐵路區域執勤就不行了,那邊24小時值班,我倆一個月都無法見面。”她說。
此時的崔洪武,正在公路執勤現場對出境貨車驗證,只見他接過護照,比對、詢問、錄入,從辨別護照簽證到查看行程軌跡,再到判斷出入境目的,一氣呵成。“既要保證通關速度,還要保證查驗準確,熟練的判斷和敏銳的觀察缺一不可。”他說,工作10年來,自己春節都在崗,沒回過老家與親人過春節。去年,妻子為制造驚喜,悄悄買了從山東老家到博樂的火車票,把父母接到單位分配的公寓,過了個團圓年。

阿拉山口常年大風,被稱為“風口之城”。阿拉山口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從1990年開始承擔鐵路客運、鐵路貨運和公路等多項邊檢任務。崔洪武和劉欣分配到這里以后,不僅很快適應了當地環境,還逢人就說,新疆是他們的第二故鄉。
“結婚4年了,我倆相聚的時間沒超過1年。”崔洪武說,他們在不同的執勤隊,崗位分工不同,職責也不一樣,“妻子檢查入境車輛,我檢查出境車輛,公路執勤結束后,我要去鐵路準軌和鐵路寬軌區域查車,那里更辛苦,不管嚴寒酷暑,在4米高的車上爬上爬下,冬天打滑摔跤,夏天中暑暈倒,都是家常便飯。”他笑著說,隨叫隨到的執勤日常,艱苦的氣候條件,鍛煉了自己堅強的意志,同事之間遇到困難經常互相幫助,心也貼得很近。

夫妻倆喜歡旅游,但因為工作忙碌很少能一起出去,“去年去了一次廈門,今年春節,我倆都在公路區域執勤,輪休的班次也湊巧趕到一起,就休息了3天,以前從來沒有過這種情況。”崔洪武說,除夕,兩人在同事家吃火鍋,給父母打視頻電話拜年,十分開心。
晚上12時,加了2小時班的劉欣一臉疲憊,她脫去執勤服,回到單位的雙職工宿舍等丈夫回家,“別看過節,出入境車輛反而增多,今天查了32輛車。”
10分鐘以后,崔洪武下班了,因為第二天又要去鐵路準軌執勤點上班,他開始收拾行李和英語書籍,“工作再忙再累,對未來的憧憬不能停止,我會扎根新疆,和老婆一起進步,同心守好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