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34歲的李春成在博樂市達勒特鎮查干蘇木村有著雙重身份——村委會主任和“法律明白人”。
4月21日一早,李春成精神抖擻地走出村委會,去村民家普法。直到太陽落山,李春成才回到村委會。
今年4月是自治區第二十一個“憲法法律宣傳月”。我區5.3萬“法律明白人”在基層一線,把政策法規帶到田間地頭,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大街小巷,發揮著“人熟、地熟、事熟”的優勢,解決群眾遇到的問題。
“鄉村振興,法治先行。我們不僅需要法律知識,還要懂惠農政策、農村土地利用、環境保護等政策法規。”李春成告訴記者,《民法典應知應會200問》是他的口袋書,沒事就拿出來學習。
學法、強化法治意識、依法治理村務,已成為村干部的常態。“我們在村里的主干道上打造了一條特色街,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鮮活的案例宣傳村規民約、黨規黨紀等內容,讓法律法規、涉農政策‘飛進尋常百姓家’。” 李春成說。
老人去世遺產如何分割、農產品被壓價收購如何維權等糾紛,關系到群眾的切身利益。群眾遇到法律問題都會習慣性地向“法律明白人”咨詢。
“村民來了后,需要到哪去,去干啥,‘法律明白人’都會給出方案。很多問題就這樣得到了解決,不需要走司法程序,節約了時間和金錢。”李春成說。
4月22日下午,在阜康市博峰街道,“法律明白人”田建禮坐在居民中間,帶領居民一起學習憲法、民法典相關知識,并結合實際案例具體分析,運用法律知識化解矛盾糾紛。
在互動環節中,一名居民問:“我家屋頂一直漏水,樓上鄰居不管怎么辦?”田建禮答:“這個問題在我們小區很常見,我給大家講講房屋受到侵害,業主該如何運用法律武器維權。”
田建禮進一步釋法,根據民法典的規定,房屋受侵害的業主可以要求侵權人立即排除妨害;造成房屋損毀的,有權要求侵權人進行修繕恢復原狀,并賠償損失。
“如果漏水管道屬于樓上鄰居家的,他應當承擔漏水管道維修及損失賠償責任。” 田建禮的一番話,讓居民連連點頭。
克拉瑪依市、庫車市“法律明白人”在集市設立“普法攤點”,向群眾開展普法;托克遜縣開展法治大轉盤、法治謎語盲盒等體驗式普法活動;新源縣、于田縣舉辦“法律明白人”業務能力提升培訓,不斷提升其法治素養和依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阿老板,給我們講啥?”4月23日,在沙雅鎮朝陽社區“忠孝老茶館”,居民買買提·阿不地里木向茶館經營戶阿迪力·麥合木提發問。阿迪力是沙雅縣首批鄉村“法律明白人”之一,他與社區其他7名“法律明白人”將茶館作為社區“居民說事點”,經常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收集群眾的法律需求。
“這個月是憲法宣傳月,我們就講講憲法。”阿迪力節選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條文進行講解。群眾邊聽邊喝茶。
居民木合坦爾·阿布力米提是茶館的常客,他說:“以前,很多村民明明是占理的,卻因為不懂法,在沖動之下做了傻事,結果變成了理虧方。通過來這里學法,大家有啥事都先找‘法律明白人’咨詢。”
如今,“法律明白人”普法隊伍有效助力基層治理,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圍。
全區各地鄉村“法律明白人”將所學的法律知識應用到各個領域,除了宣傳法治、化解矛盾,還發揮民主監督作用,幫助基層組織依法公開、依法辦事、依法履職,有效防范法律風險,進一步提高了基層組織的自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