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為什么不給我對方的個人信息?這個案子不能立案,我不服!”4月8日,和田地區公安局在線答疑法制團隊(以下簡稱“答疑團隊”)成員、和田地區公安局法制支隊二級警長于誠接聽該局信訪部門轉來的投訴電話。
耐心聽完投訴者發泄,于誠開始詢問事情原委。
投訴者是一名房東,因屋內櫥柜損壞問題與房客產生糾紛,他想通過公安機關查詢房客個人信息以便到法院立案的請求被拒絕,要求公安機關以房客故意損壞財物為由立案也被拒絕。
“我們盡快核實情況,有結果第一時間給您答復。”于誠回答投訴者。掛斷電話,于誠與辦案民警取得聯系。
經調查,于誠認為民警處置得當,房東的投訴源于對相關法律的不了解,他邀請房東面談。
見面后,于誠引用民法典、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條文,并結合房東情況進行分析。
聽完于誠的釋法析理,房東明白民警的處置并無不妥,愿意撤銷投訴,采取合理合法途徑解決糾紛。
答疑團隊每天都要解決各種法律問題,因此,這支匯聚和田地區公安機關法制部門精英的團隊積累了豐富的答疑解惑和處理糾紛經驗。
“過去,基層所隊民警遇到執法難題無法解決,就上報所在縣市法制大隊,法制大隊拿不準,再上報地區法制支隊,一來一回很耽誤時間。”和田地區公安局法制支隊支隊長李娜說,基層情況瞬息萬變,可能之前的問題還沒解決又遇到新的,如此反復上報也給民警執法辦案造成不小的困擾。
為進一步提高一線民警執法能力和水平,切實做好執法環節各項工作,2023年9月,和田地區公安局整合全地區公安機關法制力量,成立在線答疑法制團隊,一方面,針對基層民警在日常執法辦案中遇到的法律問題答疑解惑,另一方面,基層民警不能準確解答的問題,答疑團隊給予協助。
答疑團隊10名成員擅長的法律知識基本涵蓋執法辦案各個領域和環節。
“我有些工作上的問題,麻煩您指點一下。”2月27日,答疑團隊成員、和田市公安局法制大隊副大隊長迪麗努爾·麥麥提接到一通咨詢電話。
來電的是和田市公安局吐沙拉鎮派出所喀熱買提村警務室民警陳旭武。他調到村警務室時間不長,工作中遇到不懂的地方,總會向迪麗努爾請教,這次他咨詢的是責令限期整改時間問題。
“我發現同事們下發責令限期整改通知時,同樣問題有的是3天,有的是5天,這個時限到底是怎么規定的?”陳旭武問。
“《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沒有明確規定,得根據有治安隱患單位的具體情況裁量。”迪麗努爾建議,可在下發限期整改通知書前先詢問涉事單位整改需要的時限,在此基礎上增加1到2天,如果逾期未整改到位,再按規定作出處罰。
迪麗努爾幫陳旭武解決了難題,在她看來,基層民警的每一次求助,都是提升專業水平的機會。
一次,迪麗努爾接到策勒縣公安局民警的求助電話,他們偵辦了一起治安類案件,其中組織者涉嫌刑事犯罪,但因其作案手段與法律法規規定的不同,不知道是否能按照刑事案件立案。
“我也沒有遇見過此類情況,不能輕易下結論。”迪麗努爾說,她查閱全國公安機關偵辦類似案件的處理情況,同策勒縣公安局法制大隊及辦案民警多次交流案件細節,提出按照治安類案件辦理的意見。最終,策勒縣公安局向檢察機關和審判機關咨詢后,決定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對組織者進行行政處罰。
事后,迪麗努爾復盤此案辦理過程,她擅長的領域又多了一個類型。
截至今年3月,答疑團隊已通過電話、現場答疑等方式解答基層民警問題200余個。
“今后,我們將繼續立足法制部門職責定位,不斷完善執法管理,健全執法制度,為和田法治建設作出貢獻。”李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