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新疆平安網訊 4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6件勞動爭議典型案例。記者了解到,在本批典型案例中,人民法院保障勞動者的工資收入等基本需求,并不斷滿足勞動者在確認勞動關系、平等就業、休息休假等方面的更高要求,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實現體面勞動。
在李某與某服飾公司勞動爭議案中,李某陪妻子待產,要求用人單位支付護理假工資,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減輕女性在育兒階段的負擔,推動用人單位構建生育友好的就業環境。
在某公司與李某競業限制糾紛案中,某公司與普通員工李某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在李某入職新用人單位之后,某公司要求李某承擔違約金,人民法院依法認定李某在日常工作中接觸到的公司信息不屬于核心經營信息,李某不屬于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充分保護勞動者的自由擇業權,促進人力資源有序社會性流動和合理配置。
在某高纖公司與崔某勞動合同糾紛案中,某高纖公司與崔某等車間工作人員簽訂承包合同。崔某在工作中受傷后,因是否存在勞動關系與公司發生爭議。人民法院以人身、經濟等從屬性特征作為判斷標準,準確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保障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在張某與某公交公司勞動合同糾紛案中,張某與某公交公司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后已經符合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條件,某公交公司因張某投訴而拒絕與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人民法院明確在勞動者符合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情況下,用人單位負有強制締約義務,勞動者具有單方選擇權的裁判規則,為勞動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撐起了法律保護傘。
此外,本次典型案例還體現出人民法院衡平保護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為構建公平、合理、有序的良性市場競爭環境提供了有力支撐。
據介紹,面對勞動者日漸多元的司法需求,最高法立足和延伸司法職能,加強審判指導,制發司法解釋、司法建議書、規范性文件,發布典型案例,支持和規范新就業形態,加強超齡勞動者權益保障,鞏固拓展根治欠薪成果,多措并舉落實我國勞動用工和社會保障制度,推動審判工作及訴源治理不斷取得新成效。下一步,最高法將立足審判職能優勢,不斷加強勞動爭議案件審判指導,扎實有效推進勞動者權益保障工作,助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