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新疆平安網訊 現制現售飲水機因其便捷、價低的優勢受到居民歡迎。當前,庫爾勒市各小區普遍安裝了現制現售飲水機,飲用水的安全是否有保障?近日,庫爾勒市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官走訪多個小區,對現制現售飲用水安全監督案件開展“回頭看”,發現相關部門已依法履職,監督經營企業對存在的問題整改到位,確保了現制現售飲用水規范經營。
今年4月初,庫爾勒市檢察院開展“現制現售飲用水安全”專項監督活動,檢察官對市域內現制現售飲用水機衛生安全問題開展監督。
“經實地查看,我們發現現制現售飲水機普遍存在設備未公示營業執照、衛生許可批件、水質檢測報告、從業人員健康證等信息;部分飲水機周邊衛生臟亂差;存在虛假廣告(出水水質是否達到其標識和宣傳的‘直飲水’‘富鍶水’等標準無從考證)等問題。”辦案檢察官說,同時還存在飲用水出現安全問題無人擔責、消費者充值水費難退款等隱患問題。
庫爾勒市檢察院依法向庫爾勒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調取現制現售飲用水企業名單,發現已備案該經營項目的13家企業中僅有3家在從事該行業,但實際從事現制現售飲用水的企業有10余家,安裝現制現售飲水機一千余臺,除上述3家企業外,其余從事該行業的企業均為未備案企業。
“現制現售飲用水作為一種新興的飲用水消費品,其入市經營門檻低,加之現有法規沒有明確規定監管單位、監管內容和監管措施,導致這一新興行業出現監管盲區。”檢察官說。
5月24日,庫爾勒市檢察院邀請該市人大、政協、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執法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及2家供水公司相關人員代表及人民監督員、部分經營業主召開聽證會。
聽證會上,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執法局和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就如何加強監管發表了意見。某供水公司明確表示會堵塞漏洞,避免國有資產流失。檢察官傾聽經營業主的顧慮,通過釋法說理,經營業主現場表示支持配合整改。各職能部門表示依法聯動履職,形成治理合力,對居民小區現制現售飲用水安全加強監管。
“我經常喝現制現售飲用水,若非檢察院關注這一問題,我也難以意識到其中存在的監管漏洞。希望有關職能部門積極履職,形成完整規范的監管機制,切實保障現制現售飲用水的安全。”人民監督員臧勤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