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身穿白大褂,手持小試管,他們工作的“畫風”不像警察;
他們沒有配槍,也不使用警用器械,傍身的“武器”是一臺臺精密復雜的儀器。
在烏魯木齊市公安局物證鑒定所,有這樣一群特殊的警察,他們是毒品檢測師,用專業知識和嚴謹態度,為辦案民警鎖定形形色色的毒販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今年34歲的李勇,就是其中一員。
2016年,李勇通過公務員考試加入烏魯木齊市公安局,在特警崗位歷練了多年。2023年2月,李勇被分配到烏魯木齊市公安局禁毒支隊毒品檢驗科,生物技術專業出身的他,在實驗室里開啟了與毒品檢測的不解之緣。
初入毒品檢測領域,李勇既好奇又緊張。面對毒品的未知和神秘,他擔心自己若不慎沾染會對家人造成傷害,更擔心因為工作疏忽給團隊添麻煩。然而,當他協助同事出具的第一份鑒定報告,成功幫辦案民警確定嫌疑人的犯罪事實時,他心中的信念開始生根發芽。
“警服代表著警察與犯罪分子斗爭的使命,而白大褂則是我用技術手段讓犯罪分子現出原形的戰袍。”李勇深知,準確認定辦案民警在緝毒一線查獲的“疑似毒品”究竟是不是毒品,關乎涉毒案件的定性和偵查結果,一絲一毫都不能馬虎。
在毒品檢測工作中,李勇曾遇到一場嚴峻的考驗。當戰友們經過數月的跟蹤,獲取重要戰果,只等檢測結果將毒販繩之以法。然而,檢測過程卻出現問題。

接檢、取樣、稱量、提取、上機分析??????李勇每個步驟都按照規范操作,但儀器上卻未顯示相應圖譜。李勇又重做了一遍,結果還是陰性。
難道是儀器出故障了?為解開疑惑,李勇向師傅王娜請教又查閱了一些資料,梳理那段時間各地查緝毒品的新情況。之后,他反復取樣上機、比對結果、分析曲線,最終認定檢材屬于新型精神活性物質。
這次經歷讓李勇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每個檢測結果還關系到同事們在前方數月的艱苦付出能否有回報。因此,他更加審慎地對待每一起案件和每一份樣本。
“不讓一個犯罪分子‘漏網’,就能少讓一個健康人被毒品侵害,與涉毒違法犯罪分子斗爭到底就是我的初心與使命。”李勇說。
作為一名90后的毒品檢驗師,從業一年多,李勇經手近500件檢材,鑒定結果無一例差錯,他用專業知識和辛勤付出,為建設無毒社會貢獻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