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工作委員會辦公室8月12日發布《關于“共和國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建議人選的公示》,包括4名“共和國勛章”建議人選,10名國家榮譽稱號建議人選。其中,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鄉原護邊員巴依卡·凱力迪別克入選國家榮譽稱號建議人選。

巴依卡·凱力迪別克,男,塔吉克族,中共黨員,1952年5月生,新疆塔什庫爾干人,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鄉原護邊員。在帕米爾高原上,巴依卡一家三代70年守衛邊境,在生命禁區為官兵指向帶路。
上世紀50年代初,巴依卡·凱力迪別克的父親凱力迪別克·迪力達爾自告奮勇成為當地第一位“牦牛向導”,并主動和邊防軍人一起護邊。1972年,凱力迪別克·迪力達爾再也走不動了,把接力棒交給了兒子巴依卡·凱力迪別克:“不要讓界碑挪動一毫米?!?/p>
巴依卡·凱力迪別克自1972年為邊防官兵當向導開始,37年間,他巡邏700余次,行程3萬多公里,一次次幫助邊防官兵化險為夷、轉危為安,是官兵眼中的“活地圖”。

38年后,巴依卡·凱力迪別克也老了,他把這根海拔最高的“接力棒”交到剛剛服役歸來的兒子——時年25歲的拉齊尼·巴依卡手中。拉齊尼·巴依卡從此開始16年護邊時光,直到生命最后一刻——2021年1月4日,拉齊尼·巴依卡縱身跳下冰窟解救落水兒童,孩子得救了,他不幸犧牲,用生命托舉生命的帕米爾雄鷹,永遠留在了41歲……

如今,70多歲的巴依卡·凱力迪別克和家人仍舊堅守在高原,傳承著“帕米爾雄鷹”的精神。今年以來,巴依卡·凱力迪別克家已經接待參觀者3萬余人次。據提孜那甫鄉鄉長艾力艾孜孜·希拉瓦爾介紹,這處安靜的院落是拉齊尼·巴依卡生前的家,英雄犧牲后,老父親和家人仍舊住在這個小院里,一家人依然把這里打掃得干干凈凈,一如當年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