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我開大貨車,有收入,不會賴賬的,就是希望你能多給點時間,就這么難嗎?”“已經拖了好久了,我憑啥還要相信你?”7月30日下午,瑪納斯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的一間調解室里發出激烈的爭吵聲。
這起糾紛看起來有些棘手,記者在一旁聽著暗暗發愁。出乎意料的是,還不到半小時,調解室里傳來了陣陣歡聲笑語,原本已經劍拔弩張的糾紛雙方握手言和,豎起大拇指感謝人民調解員牛孝梅和民警魏新生。
這是一起欠款糾紛,雙方就付款時間產生分歧。“我們對債權人說,欠你錢的人專門從阿勒泰市趕回來參加調解,是很有誠意的,你也拿出誠意寬限幾天,大家高高興興把問題解決了,多好。”牛孝梅說。最終雙方約定8月30日付款。
“和調解員一起化解糾紛,一面說法理,一面說情理,效果很好。”魏新生說。
魏新生是瑪納斯縣公安局城鎮派出所民警,派出所和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同在一個院里。“派出所在中心設了矛盾調處聯調工作站,我在這里坐班已有3年多。”他說。
瑪納斯縣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穆向華是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負責人,她告訴記者,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于2021年掛牌成立,是瑪納斯縣司法局整合政法各部門力量、借助專業力量建立的綜合類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
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調解的糾紛,有些是法院的訴前調解案件,有些是當事人主動上門申請,還有一部分是城鎮派出所民警走訪群眾和執勤中發現的。
城鎮派出所是瑪納斯縣城區唯一一個派出所,轄區地處交通要道,人流、物流聚集,容易發生各類矛盾糾紛,最常見的是房屋租賃、物業、勞務、債務和家庭鄰里矛盾糾紛。
“派出所各社區(村)警務室民警輔警日常走訪群眾排查矛盾糾紛,現在群眾遇到事情大多都會報警求助,警情中糾紛類也比較多。”城鎮派出所所長袁志全說,民警輔警將大部分簡易糾紛都化解在當時、當場,而面對一些疑難復雜尤其是非公安管轄的糾紛,年輕民警輔警一時難以化解,都會通過魏新生轉到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調解。
“警官,我的衣服被干洗店弄壞了,你們管不管?”今年5月7日,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群眾描述的事情不大,但語氣十分激烈,民警很快趕到現場。
原來一家干洗店在洗一件淺色羽絨服時,不慎把下擺處染上了其他顏色,店主未告知顧客,而是自作主張剪裁了染色部位,拼接上了相近顏色布料,顧客取衣服時一眼看出,雙方發生爭吵。
“我承認錯了,也愿意賠,但這件衣服已經穿過,原價賠償太過分了。”“衣服穿不成了,重新買還是原價,這個要求過分嗎?”雙方互不相讓,民警一時調解不下,建議雙方去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尋求幫助。
在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的調解室,魏新生和人民調解員董德玲讓雙方充分表達,一邊理順雙方情緒,一邊促成問題解決。經過耐心細致地溝通,最終雙方達成了調解協議:賠償800元并退回充值的100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有法官進駐,當場為調解協議進行司法確認,確保雙方權益。
7月1日,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有人在沿街超市門口打架。這是一起離異家庭因探視權產生的糾紛,男方未告知女方,私自將6歲的孩子接走,急壞了女方父母。找到孩子后,男方和前妻的父親發生了肢體沖突,均受輕微傷。
這起糾紛在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專業調解團隊幫助下得以化解。“民警講治安管理處罰法,人民調解員講人情道理,律師從專業角度幫雙方算經濟賬,三管齊下實現了好的效果。”穆向華說,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匯聚各行各業專業人才,25名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所工作者每天輪流坐班,還成立了32人的調解員專家庫,有效提升了糾紛化解效率。
“糾紛調解不易,有時候民警上門調解一去就是大半天,有的糾紛還需要多次走訪,此前派出所近三分之二的警力都用在了矛盾糾紛處理上。”袁志全告訴記者,民警入駐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聯手專業力量化解矛盾,不僅解放了警力,還促成了糾紛有效化解、促進了轄區穩定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