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10月15日,收到退還的15萬元被騙款后,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財務部主管劉莎(化名)向烏魯木齊市公安局高新區(新市區)分局天津路派出所民警張全生送了一面錦旗,表示感謝。
一個月前,張全生借調烏魯木齊市公安局高新區(新市區)分局刑事偵查大隊工作期間,偵破了一起冒充“公檢法”電信網絡詐騙案,并全額挽損。
“多虧你們挽損,否則我就要賠償公司損失了。”劉莎說。
今年年初,劉莎入職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財務部門,負責該公司財務管理工作。
6月20日,她接到一個自稱公安民警的電話,稱其供職的公司涉嫌一樁特大洗錢案,已被公安機關列為查封對象,并向其出示了一張“財產凍結令”,要求其配合公安機關清算公司資產。首次遇到這種情況的劉莎看到“財產凍結令”中加蓋的公章,信以為真。她按照對方要求進入了對方提供的網站,下載了一款名為“資金清算”的軟件。
按照對方要求,劉莎在該軟件頁面輸入了公司賬號和支付密碼,并將公司對公賬戶的U盾插入電腦。隨后,對方以資產清算需保密為由,要求其關閉電腦屏幕,劉莎照做。
這期間,劉莎聯系公司負責人,得知公司并未違法,她趕忙打開電腦屏幕,發現電腦已被遠程控制,正在銀行網頁中實施轉賬。劉莎意識到自己可能遭遇了電信網絡詐騙,迅速拔出對公賬戶的U盾,但為時已晚,在她關閉電腦屏幕的10分鐘內,對方已從公司賬戶轉走15萬元。劉莎撥通“110”,報案。
接到報案后,烏魯木齊市公安局高新區(新市區)分局第一時間鎖定資金接收賬戶,凍結其轉賬功能,張全生與同事迅速復盤劉莎被騙經過。經調查,民警發現劉莎登錄的網站為境外電信網絡詐騙團伙搭建的虛假網站,其下載的“資金清算”軟件亦未合法備案,且軟件內無相關功能;同時,民警進一步查詢發現,劉莎收到的“財產凍結令”是合成圖片。種種疑點證明,劉莎遭遇了冒充“公檢法”電信網絡詐騙。
確定了案件性質,張全生與同事分析資金流向,摸排賬戶持有人真實身份。民警發現涉詐賬戶位于廣東省東莞市,賬戶歸犯罪嫌疑人龍某所有。
9月16日,在當地警方的大力配合下,民警將涉嫌出售銀行卡的龍某抓獲。
經訊問,龍某交代,今年6月中旬,其以1000元的價格,向境外電信網絡詐騙團伙出售了自己名下的銀行卡。6月20日,其接到手機短信提示,發現銀行卡內入賬15萬元。龍某第一時間轉出2萬元,并拉黑了與自己聯系的境外電信網絡詐騙分子。
目前,龍某銀行卡內13萬元已被凍結。經民警釋法,龍某自愿退賠已揮霍的2萬元。至此,劉莎被騙的15萬元失而復得,該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方提醒:公安、檢察院、法院不會通過電話、短信、網絡的方式辦案;公安機關不會通過網絡發布通緝令、逮捕令、財產凍結令等,不會進行所謂資金清算,也不存在任何所謂“安全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