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一米九的大高個,黝黑的皮膚,乍一看上去是不茍言笑的“硬漢”,實際上卻是不折不扣的“暖男”。這是旅客對烏魯木齊鐵路公安局烏魯木齊公安處乘警支隊北京三組黨員乘警長陳晨的評價。
工作僅5年,陳晨已經從工作“小白”成長為乘警支隊的“王牌”警長,暖心事也做了一“籮筐”。
一封眾人合寫的感謝信
10月14日,由北京開往烏魯木齊的Z69次列車運行至呂梁站和綏德站間時,陳晨正在車廂巡視。當他走到16號車廂時,發現有一群務工人員在交談。快到年底了,陳晨擔心務工人員攜帶現金容易丟失,便主動加入“群聊”,他才得知,他們是忙完家里的秋收準備去新疆掙點錢貼補家用。陳晨一邊聊家常,一邊講安全。
之后的每一次巡視,陳晨都會有意識地多跟他們聊幾句,看有沒有需要幫助的地方。
領隊孟昭軍第一次在火車上這么頻繁地看到乘警,一次次感受到陳晨對他們的關心。“我們出來務工,最怕丟錢和被騙,有你在,我們踏實多了!”孟昭軍對陳晨說。
孟昭軍一行執意要給陳晨寫一封感謝信。雖然陳晨百般推脫,但孟昭軍還是向列車員要來了紙和筆。擔心寫不好信,孟昭軍便連夜在手機上編輯信息打草稿,其余的同鄉一起幫他修改。

第二天一早,孟昭軍將感謝信交給陳晨說:“這封感謝信可能寫得不好,是我們對你的心意,謝謝你為我們操心!”

感謝信不長,陳晨很受感動,他說:“我只是做了一個乘警應該做的,沒想到被他們記在了心里。”
年輕的陳晨工作起來仿佛有用不完的勁兒,他每隔一小時就巡視整列車廂一次,一趟下來要回答旅客近百個問題。
暖語挽救輕生女孩
真心付出必有回應。很多乘坐過陳晨值乘列車的旅客,都對這個認真負責、熱情溫暖的小伙子印象深刻。
“暖”是大家對陳晨的一致評價,甚至有旅客下車后,還在尋找這名“暖男”乘警。
“直到現在,我腦海里浮現的還是他對我說的‘我希望你好好活著,對自己好一點’。這些話支撐著我一點點消除恐懼和不安,讓我重拾生活的信心。”這段話是乘客王女士發給Z70次列車列車長張潤桃的短信內容,她希望張潤桃幫她找到文中的“他”——陳晨,她想親口謝謝他。

2023年5月,從烏魯木齊前往北京的Z70次列車從烏魯木齊站始發,陳晨像往常一樣巡查車廂,在硬座車廂發現一名20歲左右的女孩一直在哭泣,這引起了陳晨的警覺。
他擔心自己身穿警服去問會遭到女孩抵觸,于是叫來了列車長張潤桃。
經了解,女孩姓王,因為母親去世傷心不已,一度產生了輕生的念頭。陳晨和張潤桃趕緊將女孩帶到了旅客較少的1號車廂,希望安靜的環境能讓她慢慢平靜下來。
陳晨還要繼續巡查,便讓列車工作人員先陪著她。待完成巡查工作后,陳晨與女孩面對面交談,開導她。
“我希望你對自己好一點,別跟自己過不去。”陳晨以哥哥的身份,從自己的生活經歷,聊到對人生的感悟。女孩也從開始的情緒崩潰,到向陳晨吐露心聲。就在列車快要到達女孩所行的終點站哈密站時,她的情緒已恢復正常。
列車到站,陳晨將女孩送下列車。遺憾的是女孩忘記留下陳晨的聯系方式,這才向張潤桃求助。
事后,女孩聯系到了陳晨,她對陳晨說:“感謝你為我這份生命努力過,你的善良溫暖了我,給我勇氣撐過了最難的一天。”
面對危險,他是“硬漢”
面對旅客,陳晨是“暖男”;面對危險,陳晨可是“硬漢”。
2023年11月3日,Z69次列車停在綏德站,陳晨在站臺上巡查到5號車廂時,迎面看見一對父子在站臺上行走。年幼的男孩突然對列車車廂產生好奇,脫離父親的手,快速向車廂跑去,意外就在此刻發生。
松開父親的手不到1秒,孩子便掉落到站臺縫隙中。列車只是經停,很快就會重啟,危急時刻,陳晨沖上前去跪倒在地,一把將男孩拉了出來。當孩子父親反應過來后,緊緊握住陳晨的手不停道謝。
今年9月,陳晨在值乘Z70次列車時,接到列車長電話,硬座車廂一名旅客突發疾病,昏迷不醒。陳晨馬上趕往現場,隨后列車上的醫生也趕到現場。但當時硬座車廂超員嚴重,不利于醫生開展診療工作。
陳晨趕緊組織大家用床單轉移昏迷旅客。就這樣,他們抬著旅客走了十幾節車廂。把旅客安全放下后幾人幾乎累到虛脫。好在旅客得到了及時救治,轉危為安。
當月,陳晨在乘務中接到一老年旅客求助,稱自己可能接到了電信詐騙電話,他掛斷后對方又不停地打來。當電話再次響起,陳晨接過電話,表明身份,厲聲揭穿了對方騙局。
6年間,陳晨在列車上抓獲逃犯3人,辦理查緝案件4起,成功勸阻電信詐騙9起。
眼里有光,心中有愛。從烏魯木齊到北京,在這條長達30多個小時的漫長旅途中,陳晨用愛守護著列車上的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