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3月11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閉幕。
大會凝聚人心、催人奮進!
當前最重要的是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
新疆如何落實?
讓我們從3月7日全國兩會新疆代表團開放團組活動上向中外媒體詳盡闡釋的新疆在國家全局中的“五大戰略定位”,來看看落實工作該怎么干。(“五大戰略定位”:打造亞歐黃金通道和向西開放的橋頭堡、打造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打造全國能源資源戰略保障基地、打造全國優質農牧產品重要供給基地、打造維護國家地緣安全的戰略屏障)
“五大戰略定位”謀劃有何深意?
系統梳理公開報道,在“問疆”AI智能體平臺輸入“五大戰略定位”關鍵詞,發現最早于2023年8月見諸報端。
刊登于《新疆日報》2024年2月2日A03版的《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一文,在解讀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到:
2023年,是我區發展史上極不尋常、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習近平總書記心系新疆穩定發展、情系新疆各族人民,時隔一年再次蒞臨新疆,聽取自治區和兵團工作匯報、發表重要講話,為我們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提供了根本遵循;黨中央、國務院專門出臺更好緊貼民生凝聚人心推動新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確定了新疆在國家全局中的“五大戰略定位”,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新疆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總書記對新疆“獨一份”的深切關懷和黨中央、國務院的極大支持,為我們更好建設美麗新疆提供了重大機遇、注入了強大動力。
黨中央、國務院賦予新疆在國家全局中的“五大戰略定位”,為新疆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目標已經明確,方向已經確定。那么,新疆如何貫徹、落實好“五大戰略定位”呢?
第一、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
做好新疆工作,必須要放在世界大局中考量、著眼國家全局推進,不能簡單地關起門來做自己的事。這是我們要把握“五大戰略定位”推進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出發點。
第二、錨定“五大戰略定位”。
統籌發展和安全、統籌開放和安全,加強系統謀劃,釋放優勢潛力,不斷把各方面優勢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把“五大戰略定位”落到實處,新疆最突出的是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
從資源優勢上說,新疆,擁有16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約占我國陸地面積的六分之一,自然資源稟賦優勢巨大、潛力巨大。新疆不僅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煤炭等重要礦產資源,還有糧食、棉花、果蔬等優質農產品資源。
就拿能源來說,無論是以煤炭、石油、天然氣為代表的化石能源,還是以太陽能、風能為代表的新能源,新疆均排名全國前列。
從區位優勢上說,新疆與8個國家接壤,陸地邊境線長5700多公里,是中國向西開放的前沿。新疆歷來享有“五口通八國、一路連歐亞”的美譽。
2022年至2024年,新疆外貿進出口總值連續突破2000億元、3000億元、4000億元,3年跨越3個千億元臺階,對外開放已展現出強勁發展勢頭。
系統梳理“五大戰略定位”,看看還有哪些優勢:
——打造亞歐黃金通道和向西開放橋頭堡。
2022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新疆時強調,隨著我國擴大對外開放、西部大開發、共建“一帶一路”等深入推進,新疆從相對封閉的內陸變成對外開放的前沿,要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把新疆的區域性開放戰略納入國家向西開放的總體布局中,創新開放型經濟體制,加快建設對外開放大通道,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經兩年多的實踐,充分證明習近平總書記的高瞻遠矚。
2023年,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設立,涵蓋烏魯木齊片區、喀什片區、霍爾果斯片區。這對打造亞歐黃金通道和向西開放橋頭堡來說,是重大利好!
積極參與中國—中亞交通走廊建設,籌劃近30年的中吉烏鐵路項目正式開工。這條鐵路將使新疆在全球交通和貿易中樞紐作用更為凸顯,為新疆帶來“潑天富貴”。
——打造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深化與國內其他省份對接,新疆優化資源配置,更好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
作為連接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樞紐,當前新疆就像一塊“磁鐵石”,吸引來大批企業投資。
目前,國內外大企業大集團,尤其是中央企業、各省區市國有企業,都在向新疆進軍。2024年通過中央企業產業興疆推進會,新疆與25家央企簽署投資協議9400億元。他們的到來,進一步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實現。
不僅如此,新疆本土企業綜合實力也不斷顯現。特變電工致力為全球能源事業提供綠色清潔解決方案,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集團和我國大型能源裝備制造企業集團,2024年,在“全球最大250家國際承包商”榜單中排名第60位;金風科技以強大科研創新和最佳業務實踐,將可再生能源的效率提升至新高度,是全球可信賴的清潔能源戰略合作伙伴,業務遍及全球6大洲,全球風電整機銷售排名前列。
像特變電工、金風科技等一批新疆本地崛起的優秀企業,他們也是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的堅實臂膀!
——打造全國能源資源戰略保障基地。
當前,新疆資源優勢展現出巨大開發潛力。
2024年,新疆油氣產量當量達6664萬噸,連續四年居全國第一。向地球深部挺進,在塔里木盆地完鉆的深地塔科1井,井深10910米,創全球和亞洲五大工程紀錄,并且首次在萬米之下發現油氣顯示。
加快煤炭先進產能釋放,近年來,新疆煤炭產量大幅躍升。2021年原煤產量3.21億噸,2022年達4億噸,2023年達4.59億噸,2024年達5.41億噸。伴隨著煤炭先進產能的釋放,新疆服務保供全國大局能力也不斷增強。“十三五”期間,“疆煤外運”6939萬噸,2021年達4387萬噸,2022年突破8800萬噸,2023年突破1億噸,2024年突破1.4億噸。
能源空中走,電送全中國,目前,新疆電力已送至全國20余個省區市。2024年,“疆電外送”1264億千瓦時,全球單體規模最大氫儲能項目開工建設,新型儲能累計建成并網近1000萬千瓦,位居全國前列。
“疆電外送”第三通道建設已進入收尾階段,預計今年6月開始向重慶送電,與此同時,第四通道正加緊建設,第五通道也正在謀劃。
加快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探開發,新疆出臺推動礦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形成大型資源基地6處,和田大紅柳灘鋰礦、火燒云鉛鋅礦實現首期投產。下一步,我們要開發好重要戰略性礦產資源,包括鋰、鈹、銅、金等,都展現出巨大潛力。
——打造全國優質農牧產品重要供給基地。
當前,“西部糧倉”正在崛起。
2024年,新疆糧食播種面積4440萬畝、新增202.9萬畝,糧食增產42.2億斤,總產466億斤、全國排名上升到第13位,糧食單產1050斤、首次躍居全國第一。2025年,新疆力爭糧食再增產10億斤以上,使中國飯碗有更多新疆糧。
棉花更是不必說,新疆已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棉庫”,2024年棉花總產568.6萬噸、占全國92.2%。
新疆還是享譽全國的“瓜果之鄉”,2024年林果產量達1400萬噸。
還有,最近幾年火爆出圈的“陸養海鮮”, 包括三文魚、石斑魚、青蟹等已躍出天山、遠銷全國,2024年新疆水產總量19.65萬噸,位居西北五省區第一,新疆海鮮已成為全國人民餐桌上的“新寵”。
——打造維護國家地緣安全的戰略屏障。
新疆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關系全國改革發展穩定大局,關系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國家安全,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當前,新疆春耕春播由南到北依次展開,沉睡一冬的大地正被喚醒;沙漠戈壁,油氣開發鉆機轟鳴,重點工程項目陸續開工;商場、美食街區、汽車銷售市場,更是顧客如云,天山南北呈現出一派安定祥和、蓬勃發展的新面貌新氣象。(文/于江艷)